文/肥兔
众所周知,科幻作家热衷于推想潜在的科技可能带来的变化,甚至由此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那些带有“预想”性质的科幻小说多半都难以预知未来,更不要提什么“改变世界历史进程”了!
可是,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思想的科幻作家们可从不气馁,哪怕是七十亿分之一的几率,只要一不小心成为这“预想”照进现实的分子,都足够让世人为之惊叹!
而不可思议的是,在我们科幻这行,已经有那么些可以称之为“预言帝”的优秀作家的作品早早就从中脱颖而出。(进来膜拜!)
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幻作者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异瑰丽的幻想世界,更是在用文字改变了我们生活着的世界。
国外著名科幻资讯网站io9曾刊登过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罗列了10部堪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科幻小说。
其中,小编就发现了两位“熟人”,它们都带有极其浓烈的赛博朋克风格;它们都被幻迷奉为经典神作,它们都曾刊登于《科幻世界·译文版》……
身为资深幻迷的你,能猜到它们是谁吗?
1
“超越时代的赛博朋克经典之作”、
对《黑客帝国》有启发意义、
首次提出“电脑蠕虫病毒”的概念。
《电波骑士》 约翰·布鲁纳
雨果奖得主约翰·布鲁纳的这本《电波骑士》出版于1975年,比后来闻名遐迩、掀起赛博朋克浪潮的《神经漫游者》和《雪崩》等小说都要早(当然,出版于1964年的《幻世-3》依然闹闹占据赛博朋克先驱的榜首之位)。
《幻世-3》首版封面
约翰·布鲁纳可以说是一位著名的“预言家”。在其雨果奖获奖作《立于桑给巴尔*》中,他就颇有远见地预言并探讨了人口爆炸、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立于桑给巴尔》首版精装封面
*高能预警,科幻世界即将推出该书的全新译本,敬请期待!
而在《电波骑士》中,他首次提出了电脑蠕虫病毒*的概念,在书中描述了一个具有破坏性且能自我复制的程序。要知道,那时计算机和互联网都尚未普及。
*如果你不清楚蠕虫病毒是什么,可以回想一下当年危害四方的“熊猫烧香”,它和它的变种都属于蠕虫病毒
此外,《电波骑士》中还提到了大规模网络攻击、黑客、非法窃入通信系统、基因工程等内容。仅仅通过一部电话,书中的主人公就能利用自己高超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变换身份,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受这个设定启发的电影就是《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
现在,这部经典的《电波骑士》已经登上了《科幻世界·译文版》2019年5月刊。更多精彩,等你在译文版发掘!
2
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桂冠作家力作、
美国《时代周刊》“100部优秀英语小说”之一、
亚马逊网上书店“20世纪经典的20本科幻和奇幻小说”之一。
《雪崩》 尼尔·斯蒂芬森
尼尔·斯蒂芬森是美国著名幻想文学作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跨界大神”,其作品包括科幻小说、历史小说和高科技惊险小说,题材横跨数学、哲学、宗教、金融、密码破译和科技史等多个学科领域。
斯蒂芬森作品《佐迪亚克》首版封面,这篇小说曾刊登于《科幻世界·译文版》2007年9月刊
出版于1992年的《雪崩》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科幻作品之一。
《雪崩》的“诞生”标志着斯蒂芬森创作风格的成熟,其面世后引发的汹涌的赛博朋克阅读风潮也让他奠定了赛伯朋克宗师地位。此后,他的作家生涯进入黄金期,几乎每四年便推出一部脍炙人口的大作。
尼尔·斯蒂芬森
具体到《雪崩》这部赛博朋克神作,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直接创造了“超元域”(Metaverse)这一概念。
所以说,阿弘并非真正身处此地。实际上,他在一个由电脑生成的世界里:电脑将这片天地描绘在他的目镜上,将声音送入他的耳机中。用行话讲,这个虚构的空间叫“超元域”。
——《雪崩》
我们不难看出,斯蒂芬森创造的这个“超元域”并非是以往想象中的扁平的互联网,简单来说,那是一个和社会高度联系的三维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来互相交流娱乐。
可以说,在如今的网络游戏和虚拟人生等软件中,他的预言业已得到了部分实现。
《英雄联盟》游戏界面
这样一部如此具有超前思维的科幻作品,也难怪微软前首席技术官 J Allard 和前Xbox Live开发经理 Boyd Multerer 都对其赞赏有加,认为自己在开发 Xbox Live 的开发过程中受了这本书很大的影响和启发。由此,《雪崩》也成为了整个Xbox开发团队的必读书目。
此外,包括NASA World Wind 和“谷歌地球”在内的许多虚拟地球软件*都与《雪崩》中提到的“地球”软件十分相似。谷歌的一位联合创始人就曾承认,“谷歌地球”的设计就是以《雪崩》的描述为原型的。
谷歌地球
*即将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